茶叶的发酵过程可以直接影响茶叶的风味、口感和茶性。一般来说,茶叶发酵度可分为:不发酵茶、全发酵茶、半发酵茶。那么在六大茶中,各种茶的发酵程度是多少呢?为什么经过发酵的茶叶和未经发酵的茶叶在鲜活的茶叶中,茶性如此不同?发酵程度对茶的影响如此深远!

绿茶
绿茶的发酵度为0%,不发酵。
绿茶杀青、揉捻后,通过不同的干燥方法将绿茶分为炒青、烘青、蒸青、晒青。绿茶不发酵,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,因此口感鲜爽是绿茶最明显的特点。
红茶
80%~90%的发酵,全发酵。
茶叶全发酵后,茶多酚与酶结合,使茶汤和茶叶直接变红。同时,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使各种芳香物质突然增加。
乌龙茶
乌龙茶发酵30%~60%,半发酵。
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。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晒青、晒青、做青、杀青、摇青、揉捻烘焙等工艺,口感清新醇厚,清新醇厚。在工艺过程中,能刺激乌龙茶的天然芳香物质。

黄茶
黄茶发酵10%~20%,轻发酵。
黄茶就是在绿茶的过程中,为了抑制碱性,采用焖黄工艺,使茶叶轻微发酵,变成黄茶。从绿茶到黄茶,有一个炖黄的过程。使茶汤由鲜爽至浓醇,由绿叶清汤至黄汤黄叶。
白茶
微发酵茶的发酵度为10%~20%。
白茶的工艺更简单,只有枯萎和干燥,虽然简单,但不简单和随意。茶叶采摘后萎凋,立即干燥。这是白茶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
黑茶
红茶的发酵度为100%,然后发酵。
前面是绿茶的工艺,制成晒青的绿茶毛茶,制成毛茶后再进行发酵,称为后发酵茶。红茶的原料比前五种茶粗糙一点,茶叶中的纤维成分更多。另外,茶叶发酵后,茶叶中的果胶和纤维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糖分,使汤的味道发生变化,更甜更醇厚,颜色更红更亮。
转载请注明:《六大茶类的发酵度》